距离中考还剩一个月了,师哥在微信上每天都能收到数不清的求助,大多数都是要各学科的复习资料和中考真题,但是在这师哥要提醒大家一下盲目的复习并不能起到多大的效果,而如果用了错误的复习方法反而会起到反作用,所以今天师哥就要和大家分享“四种”错误的复习方式,还有一个月就中考了,各位家长一定要借鉴给自己的孩子,不要辛苦三十天最后是作无用功,好了废话不多说,各位拿出你们的热情吧!
中考复习期间最不能犯的错一、只重“题海战术”,忽视学习方法的积累
在中考复习期间,考生需要进行大量的习题训练,如数学复习,成堆成堆的复习资料,这让很多考生喘不过气,更重要的是让一部分考生只顾解题做题,忽视习题训练的意义,忽视解题反思,忽视学习方法的积累,最终造成学的很累,成绩却没有得到明显提高。
应对中考复习,无论哪个科目,我们肯定都需要进行习题训练,但要知道知识内容和方法技巧的载体就是习题,考生一定要学会通过习题训练总结出解题方法和学习方法,这样才能最终提高解题能力和学习效率。
中考复习期间最不能犯的错二、马虎粗心不是学习问题
题目做错一般就是这么五个原因:审题错误;计算错误;知识性错误;方法性错误;规范性问题。
如果是知识性和方法性等错误造成失分,那就需要老老实实的去把相应的知识内容和方法技巧学好,这样才能避免此类错误的发生。不过,因计算错误、审题错误、规范性问题这三类因素造成的犯错丢分,就不是题目会不会的问题,而是一个人的学习习惯问题。
再怎么简单的题目,你看错、算错,答题不规范,拿不到相应的分数都是白搭,因为改卷老师是要看你写什么、答什么,看不到你想什么。
面对这些粗心马虎毛病,不要总是归结为运气的原因,考生一定要多花时间和精力去改正,努力克服这些坏毛病,如读题审题时要看准每一个条件,对条件进行整合,寻求解题方法;解题要规范,要知道各类题的得分点在哪里,哪些步骤必须写,哪些可不写,哪些可简写,不仅要注重结果,还要注重过程,这样才能确保会做的题不丢分。
中考复习期间最不能犯的错三、忽视考试技巧的积累
很多考生都会有这样的感受,当我们在考场中答题的时候,明明解题很顺手,但一出考场不是这里错就是那里错,或者是理想中的考试成绩总和现实差距很大。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出现呢?除了学习方法没有掌握好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忽视考试技巧的积累。
如一份数学试卷,有客观题(包含选择题和填空题)、解答题,题目难度分布呈现由易到难,特别是不同题型的最后一题都是压轴题,难度相当的大。因此,一些考生上来就攻难题,花大量的时间去解难题,而对于前面的基础题却随便应付,草草了事,反而丢了很多不应该丢的分数。
面对中考,我们一定要尽量全拿基础题和中等题目的分数,对于难题能拿多少是多少,时间上一定要进行合理的安排,努力提高考试技巧,如在解选择题和填空题,由于不需要过程,要学会巧用排除法、特殊值等方法,努力提高心算和速算。
考试一定要记住这个原则:能拿分的题目要确保一分不失;无从下手的题目一定要舍得放弃;有一定思路但把握不大的题要坚持攻下来。
以上就是我今天为大家准备的中考复习中“三种最不可取的”复习方法,由于篇幅有限师哥今天只能暂时分享到这,另外一种“方法”添加师哥微信2733440873就能看到了,最近太多家长和学生问师哥要清北学霸的备考笔记和各学科中考真题解析,师哥有些忙不过来了,所以师哥想说中考就剩一个月了,希望各位家长主动一些,不用拘谨,孩子需要什么直接就问我要就可以了。
其实中考的难度远不如高考,中考绝大多数都在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且年年都有500多分的必考题其实换汤不换药,都有高分模板或快速解题技巧,然而80%的学生不知道这些命题的真相,不会这些应试技巧,可想而知中考必定是要吃亏的!
所以,如果你对于孩子在学习上有什么困难,比如,英语听力听不懂,一考试就发蒙,经常不及格;或是数学老是扯后腿,无论在怎么努力成绩就是上不去等等问题,一定要记得来找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