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口碑平平到教学质量位居全市前列,浙江省常山育才中学没有让全县人民等太久。从2014年8月加盟省内著名的民营教育集团——浙江锦绣育才教育科技集团至今,这样的变化只用了3年时间。
事实上,此前几年常山教育发展情况并不乐观:有条件的家庭纷纷把子女送出常山就读了,许多人去外地买学区房,骨干教师被挖走……
常山县委、县政府下定了决心要办一所自己的名校,扭转县城学校和市里学校之间的巨大差距。
“杭州优质教育资源集聚,直接从杭州引进,可以让常山的孩子不用去杭州也能享受到名校教育。”常山县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洪永海说,在如何办名校的问题上,常山选择了走引进外地名校这条捷径。
对名校引进后的嫁接问题,洪永海也有考虑,公办学校对接难度大,就从民办学校入手,将育才教育集团的教学模式、管理方式引进到常山三衢中学,并更名为常山育才中学。
改变就这样悄然发生了。
“还是那些学生和教师,管理层也没有变动,变的是什么?”一次次总结,育才中学校长琚哲明终于找到了变化的本质:一是标杆高了,二是执行力强了。
随着工作一项项推进,改革的成果逐步显现:实现全国数学联赛一等奖零的突破;成立了一个名校长工作室、两个名师工作室……
“常山育才中学的崛起相当于在我们常山教育的‘水池’里放了一条鲇鱼,将一池‘死水’搅活了。”洪永海说,“我们给常山所有学校找了一个对手,一个跳起来就能够得着的目标。”
《中国教育报》2018年05月16日第3版 版名:新闻·要闻